由
于2016-01-04 16:19:31编辑2016年藏历新年是2月9日,中国农历新年是2月8日,相隔一天。一般而言,西藏的藏历新年与农历新年要么是同一天,要么差一天,要么差正好一个月,但是没有规律可循。
藏历新年简介
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,但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差异。2015年的藏历新年是2月19日,2010年的藏历新年是2月14日,和农历春节是一天。2009年藏历新年是2月25日,春节是1月26日,所以时间上较春节晚1个月。2008年、2010年、2015年藏历新年和春节是同一天。
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,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。从上古藏族物候历中观察,吐蕃统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流行的历法有阴历成分也有阳历成分。《山南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之月算》基本上是按日月天象以计时的阳历。其中提到的句天”(7天为一周)计时段对藏族天文历算非常重要,也是藏族历法中最重要的数据。除阴历之外,当时还有阳历推算法。《象雄老人口算法》就是比较典型的阳历,一年共计365天,当然它还处在自然历阶段 。
2011年5月23日,藏历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2016藏历新年放假几天?
2016年藏历新年时间为:2016年2月9日(星期二,农历正月初二),放假7天。
今年藏历新年和春节相差一天,所以放假时间和春节是一样的。
2月7日(农历除夕,星期日)、2月8日(农历正月初一,星期一)、2月9日(农历正月初二,星期二)为法定节假日。
2月6日、2月14日(星期日)公休调至2月11日(星期四),2月12日(星期五)
2月6日(星期六)、2月14(星期日)日照常上班。
节日风俗
藏历年的确定,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,藏历年的正式使用,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,即农历丁卯年(公元一0二七年)开始的。从此,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。
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。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,三至五天不等.藏历十二月初,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,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,培育青苗。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馃子(卡赛),油馃子的种类很多,有耳朵状的“古过”,有长形的“那夏”,有圆形的、“布鲁”等等。接近年关,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,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、炒麦粒、人参果等食品,上面描上青稞穗、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。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。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,预祝来年风调雨顺、人畜兴旺的含意。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,摆新卡垫,贴新年画。二十九晚饭前在灶房正中墙上,用干面粉撒上“八吉祥微”。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上象征永恒吉祥的“”字符号,表示人寿粮丰,岁岁平安。除夕晚上,各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,为了使节日期间有充足、丰富的食品,在这天晚上,全家人还忙碌到深夜。这天晚饭,各家要吃面团突巴(古突)。在面团突巴中特意制作几个包有石子、辣椒、木炭、羊毛等夹心不同的面团,每一种夹心都有一种说法,石子预示心肠硬,木炭预示心黑,辣椒预示嘴如刀,羊毛说明心肠软。吃到这些夹心的人,均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,以助除夕之兴。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活动,无论谁吃到什么,都必须即席吐出,这往往引起哄堂大笑,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。
到初一这天,将青苗,油馃子、羊头、五谷斗等摆于佛龛茶几上,预祝新的一年人寿粮丰。大年初一天不亮,家庭主妇便从河里背回“吉祥水”,然后唤醒全家人,按辈排位坐定,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,向天抛去,表示祭神,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。此后长辈按次序祝“扎西德勒”(吉祥如意),后辈回贺“扎西德勒彭松措”(吉祥如意,功德圆满)。仪式完毕后,便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参果,接着互敬青稞酒。初一一般禁止扫地,不准说不吉利的话,互不走访做客。
初二亲友之间相互登门拜年祝贺,互赠哈达。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,见面互道“扎西德勒”、“节日愉快”,此活动持续三五天。藏历新年期间,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,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、弦子舞,在六弦琴、钹、锣等乐器的伴奏下,手拉手、人挨人地踏地为节、欢歌而和,孩子们则燃放鞭炮,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、喜庆、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。在城乡演唱藏戏,跳锅庄和弦子舞。在牧区,牧民们点燃篝火,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。民间还进行角力、投掷、拔河、赛马、射箭等活动。
推荐阅读:
https://www.tibetcn.com/guide/2733.html 藏历新年祝福短信
https://www.tibetcn.com/guide/2727.html 藏历新年习俗
想要了解更多西藏旅游相关信息,欢迎查阅奥德赛旅行网(www.tibetcn.com),或直接添加微信139 8909 6049,咨询最新西藏旅游线路以及报价。
问:藏历新年去拉萨游玩穿什么衣服?
答:西藏的冬天气候比较干燥,冬天去西藏需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,建议带上唇膏、护手霜、润肤油、面霜等护肤品,到了西藏建议多喝水多吃水果。冬天来西藏,不需要像在内地那样天天洗澡,天天洗澡不但容易感冒,而且洗完澡皮肤更显干燥,所以一洗完澡建议你就涂上保湿霜等润肤用品。其实在西藏就算几天不洗澡还是会觉得比较干爽。冬天早晚气温较低,冬天去西藏需要做好保暖工作,建议带上羽绒服、冲锋衣、毛衣、毛裤等保暖性较好的衣服。西藏昼夜的温差比较大,白天有太阳公公的灿烂笑容,气温比较舒服,晚上月亮姐姐作威作福,寒气逼人,就要厚衣加身了。在西藏比较容易感冒,在西藏感冒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,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。
问:藏历新年习俗有哪些?
答:1. 新年“古恰”。用糌粑画上表示吉祥的宝伞、金鱼、宝瓶、妙莲、右旋海螺、吉祥结、胜利幢、金轮等八吉祥图。
2. 酥油彩羊头—“隆过”。
3. 面疙瘩—“古突”。
4. 驱鬼。藏历12月29日,晚上由男主人点着火把在屋内的各个角落转一圈,嘴里不停地喊着“滚出去,滚出去……”然后将火把与事先准备好的鬼食一起丢到路口,以示将一年的不顺或晦气全赶出家门。
5. 请狗赴宴。驱完了鬼,家家户户请狗吃饭。
6. “抢水”。“抢水”是藏历新年初一的第一节目。
7. 祭丰收女神。背回新年第一桶水,倒进佛像前的净水碗里,再用它拌糌粑做成供果,兑好青稞酒。带上这些供品来到自家最好的一块庄稼地里,祭祀丰收女神。
8. 折嘎艺人的呼喊。“折嘎艺人”意为“白发苍苍的老人”。
9. 树经幡。人们清晨就在房顶或山顶之上插起新的经幡,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人丁兴旺,全家平安。
10. 朝佛。老百姓大年初一清晨就赶到大昭寺,点酥油灯,绕着八廓街转经,整个八廓街响彻着“嗡嘛呢呗嘛吽”六字真言的声音,气势宏大,甚为壮观!
11. 拜年。
12. 油炸面供品—“德嘎”。
13. 酥油花—“孜珠”。期间,有条件的地方都要举行赛马、射箭、赛牦牛、比长跑、打古朵、唱山歌、弹琴、跳舞、藏戏表演等娱乐活动。
问:西藏的藏历新年吃什么?
答: 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藏历新年吃什么,也是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,也是藏族的一个重要风俗习惯。下面为大家介绍藏历新年吃什么:
在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,每家都要吃上一顿面疙瘩,藏语叫做“古突”。古是九,突是粥。在面疙瘩里面会包上九种东西,有面做的日、月,表示至高无上的尊严;有磁片(嘎玉儿),表示好吃懒做;有辣椒,表示长着刀子嘴;羊毛,意为吃到的人温柔、富有耐心;有碳,表示吃到的人心黑;有盐,说明吃到的人是个懒人;还有带角的面包,就是说吃到它的人爱发脾气。无论谁吃到什么样的面疙瘩,都要当场吐出来,大家都会哈哈大笑。
在藏历初一的清晨,女主人提来新年的第一桶水,给全家人吃过“观颠”(用青稞酒加上奶渣、人参果、红糖拌好后,加上糌粑,均匀后煮成)后,一家人按辈序坐好,然后喝酥油茶,吃“卓玛折赛”,再由全家最大的孩子-捧来“卓索其玛”(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、炒麦粒和人参果的斗,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)敬大家。
吃的时候会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,表示祭神;然后抓一点送进自己嘴里,同时说“扎西德勒”等表示祝福的话语。在仪式过后,羊肉煮的麦片土巴,藏语叫做“卓突”,这就是早饭。
中午的时候,就可以吃菜、面条或者手抓羊肉、糌粑。而晚上,则会吃“香寨”,这是用酥油炒熟羊肉块,加上热酥油拌好的咖喱及熟土豆块一起煮,连汁一块放在饭上一起吃。这种咖喱饭是藏族最喜欢的食物之一。在饭后,大家就会互相敬青稞酒、喝酥油茶或者甜茶,吃油炸果子。
在藏历新年吃这些东西,虽然在内地人看来好像不是很丰盛,而且也不是很隆重。但新年的时候,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,开开心心过年,其他的仪式已经不重要了。
【浅游川藏】成都+新都桥+稻城亚丁+然乌+林芝+拉萨7天6晚精华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