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
于2009-02-17 17:22:32编辑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。除藏族外,还有门巴族、珞巴族、回族、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以及尚未确定族称的僜人、夏尔巴人,加上汉族和其他民族干部、职工,全区现有41个民族成份。世居民族有:藏族、回族、门巴族、珞巴族、纳西族、怒族,还有尚未确定族称的僜人和夏尔巴人,其中门巴族、珞巴族等区内独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的南部和东南部,为跨境而居。
想要了解更多西藏旅游相关信息,欢迎查阅奥德赛旅行网(www.tibetcn.com),或直接添加微信139 8909 6049,咨询最新西藏旅游线路以及报价。
问:西藏最美的民族特色有哪些?
答:主要是民族传说、藏民信仰、民间饮食、藏民的服饰、佛寺等。
藏历年、藏戏、藏文、藏歌、藏药、喇嘛、红教密宗、白教、活佛、藏香等。
佛教文化:如转经筒、佛塔、唐卡、哈达、牦牛。
藏族的服饰、首饰、藏刀、青稞、糌巴、臧獒、藏文、藏语、鹰、发油、酥油茶、青稞酒、天葬等。
问:林芝市少数民族的礼节及禁忌吗?
答:礼节:
1、献哈达: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。婚丧嫁娶、民俗节庆、拜会尊长、拜佛,迎送宾客等等场合,通常都要献哈达。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、诚心、忠诚的意思。
2、敬语和称谓:藏族非常注意使用敬语。见面时一般说“扎西德勒!”意为吉祥如意。每句话都有3种讲法,一是普通话,一是敬语,一是最敬语。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拉字,表示尊敬。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,扎西为扎西拉。
3、敬酒:到藏族人家做客,主人便会敬酒,一般是青稞酒。青稞酒是不经蒸馏、近似黄酒的水酒,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。三口一杯是敬献客人时,客人须先啜三口,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,最后再喝干一满杯。
禁忌:
1、进寺庙时,忌讳吸烟、摸佛像、翻经书、敲钟鼓。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、念珠等宗教器物,更不得动手抚摸;在寺庙内要肃静,就座时身子要端正,切忌坐活佛的座位;忌在寺院附近大声喧哗、打猎和随便杀生。
2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。
3、行路遇到寺院、玛尼堆、佛塔等宗教设施,必须从左往右绕行,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。不得跨越法器、火盆。
4、经筒、经轮不得逆转。
5、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(除小孩)。
6、禁忌食圆蹄牲畜(如马、驴、骡等)和有爪子的狗、猫等。
7、禁提死者的名字。
8、家中的锅灶不能踩踏,因有灶神,不能背对灶而坐。
9、逢年过节,不能说不吉利的话,禁兄妹之间说下流话。
10、放生的牛、羊、鸡不能伤害,更不能杀了吃。
答:林芝特色民族文化介绍:
林芝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,除藏族外,这里还居住着门巴族、珞巴族人、怒族等兄弟民族。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,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。古老的传说、淳朴的民俗与氏族、村寨的图腾崇拜、宗教神话联系在一起,给这些古老的民族、遥远的居地笼罩上了一层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。
珞巴人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大峡谷地区,大都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形式,使用十分简单的腰机织布,他们能歌善舞,有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字,信奉原始宗教。
门巴族则是大峡谷保护区人数最多的民族。“门巴”在藏文中指居住在地势低、山谷狭窄,被浓密森林覆盖地区的人,大量居住在白马岗的所在地墨脱县。
答: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后,全区自上而下设立民族自治领导机构,行使管理本地方、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。1984年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》,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,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方面的自治权利及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规定,为西藏人民充分行使自治权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。
问: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大家庭,西藏是中国人口最少,密度最小的民族,居民以藏族为主,除了藏族,西藏还有其它民族吗?
答:除藏族外,西藏还居住了门巴族,珞巴族,汉族,纳西族,回族等民族以及夏尔巴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