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4日讯,按照“优势区域、优势资源、优势产业、优先发展”的基本思路,“十一五”期间,西藏自治区立足当地实际,以市场为导向,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。农村产业结构、产品结构、品质结构有一定的调整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国家累计投资14.6亿元,实施了以特色种养殖、畜禽优良品种选育为主的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383个,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,初步形成了藏西北绒山羊、藏中北绵羊、城郊无公害蔬菜等一些相对集中的特色农产品(000061)产业带。主要经济作物和优质特色农产品面积不断扩大,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,由过去以粮、经作物为主的“二元”结构逐步向以粮、经、饲为主的“三元”结构转变,结构不断趋向合理。主要农畜产品如青稞、牦牛、绒山羊产量稳步增加,林下产品、藏药材、核桃等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,市场前景看好,逐步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亮点。
“十二五”时期,西藏自治区立足各地区资源禀赋、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变化,按照因地制宜、发挥优势的原则和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的要求,鼓励和支持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,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,加快构建“七区七带”农牧业战略格局。即,在藏西北、羌塘高原南部、藏东北、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区、雅鲁藏布江—拉萨河区域、尼洋河中下游、藏东南七大农牧业生产区,加快建设藏西北绒山羊、藏东北牦牛、藏中北绵羊、藏东南林下资源和藏药材、藏中优质粮饲奶、城郊优质蔬菜、藏中藏东藏猪藏鸡七个特色农牧业产业带。